欢迎来到糖水文章网!

不要轻视别人|不要轻视、放弃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活动反思

教育反思 时间:2019-10-07

【www.tangs-design.com--教育反思】

不要轻视、放弃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活动反思

  主题活动的开展,不但使《纲要》的指导思想得到很好的实施,而且也给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洗了一次脑。使我们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小组式学习、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活动,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,由孩子自主发现、自主生成、自主探究,自己获得经验的学习活动,教师也从一个主导地位改变成为孩子的引导者、支持者、合作者、材料的提供者等等。主题活动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大变革。

  在主题活动中,我的体会是首先要重视孩子的生活学习,所选择的教学内容,应来源于生活,是孩子们感兴趣的,并已有了一些经验的活动内容。而且在开展活动中,注意发现孩子的生成内容,捕捉孩子的兴趣点,随时改变已定内容,时刻追随孩子,把有价值的、孩子感兴趣的、对活动有一定提升作用的内容拿出来,进行进一步的研究,达到发展孩子各种能力的目的。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兴趣是孩子成长的促进剂。”如果孩子对其所参与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、爱好,那么孩子的各种能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。在“亮眼看世界”主题活动中,我充分发挥孩子的观察能力,让他们去看:我的家、我的幼儿园、我周围的人,我居住的社区------。有一天,孩子刚起床,有个小朋友问我:“何老师,你的眼睛象面镜子。”我不失时机的和他说:“是啊,老师的眼睛里有你呢!你的眼睛里也有老师呀!”孩子们一听我的积极反映,一下子教室内沸腾起来了,“我发现童童的眼睛有血丝,可能他没睡好觉”,“我奶奶作手术了,眼睛里有一个刀口。”“我发现辰辰的眼睛里也有一个我”“我还发现滔滔是双眼皮。”------孩子们都很踊跃地说出自己的发现,并且纷纷拿起画笔把自己的发现画了出来,有的孩子还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着。孩子就在这小小的激励下,进行了观察大比拼。

  看似很简单的一段对话,却蕴涵了很多的教育契机:“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、大胆的语言表达能力、绘画能力,交往能力-----”看到孩子们自信的表情,听着孩子意犹未尽的话语,欣赏着孩子们的绘画作品,我的内心感到非常的满足,非常的欣慰。由此,作为教育者,我也深深的感悟到:不要轻视、放弃每一个教育的契机,把握生活中的点滴教育,为孩子的终身学习,终身发展推波助澜。

  其次要重视孩子的表达方式。我把瑞吉欧理论“孩子的百种语言”融入到活动中,激发孩子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,如:运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达;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;运用小制作进行表达,运用记录的方式进行表达等等,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,发挥孩子学习的自主性。通过孩子之间的互动,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,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互动,充分利用社会资源,促进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,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 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躲起来看书

  细节描述:

  早晨幼儿来园后就在区域活动的各个角落里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,我则在整理教具,同时观察孩子。一抬头,突然看见铭宇他们几个人在玩具柜旁边挤成一堆:一群小人屁股朝外头向里不知道在看什么。我悄悄把头凑上去:噢,原来今天扬扬带来了一本走迷宫的书,这会儿他们正看得津津有味。只听他们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着:“不对不对,这里走不通,又快大石头挡住了。”、“哎呀呀呀,那里有个妖怪,也不能走”……

  这时,天诺看见了我,捅了捅旁边小朋友的手,然后大家看见我都紧张得不响了。我说:“你们在看什么呀。”孩子们继续沉默,扬扬偷偷把书藏到了身后。我又说:“没关系,这本书很有趣啊,我又没说不可以看。”“可是,老师说不要把东西拿到幼儿园呀!”心急的诺诺叫了起来。哦,原来是这么回事,我忙说:“这本书很有趣,就放到图书角去吧。”听我这么一说,孩子们欢呼着一起到图书角里看了起来。

  评价分析:

  这是一个很让我意外的插曲,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孩子是很亲切的,也很宽容,但是,孩子居然连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我都不肯,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?为什么他要把书藏起来呢,这些都值得我思索。我想,孩子们在没有发现我时,那种看书的投入和乐趣一定很幸福。但是,在发现我之后都紧张的不说话了。而在我的追问之下,孩子的一句“可是老师说不要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幼儿园”泄露了他们的担心。中班的孩子还是很天真,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,他们下意识觉得自己做错了,所以不敢让老师知道。而当他们发现老师知道了也没有责怪他们的时候,他们拿着书一起到图书角时欢呼雀跃的样子让我震动。

  或许,在以前某个不经意的时刻,因为孩子某些小玩意引起的不必要的骚动,我强调了一句不恰当的话,导致孩子失去了许多乐趣。还好,今天我知道了原由,可以有新的建议出来,让孩子们找回更多失去的乐趣。

  所思所悟:

 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躲起来看书?是对老师的惧怕吗?我想:是因为以前孩子总把一些小玩意拿到幼儿园,带来很多管理上的不便,后来老师就强制不允许带来。于是,孩子产生了思维定势,认为不能拿家里的玩具等东西到幼儿园。这样控制的结果是,当孩子因为太想与同伴分享而管不住拿东西到幼儿园的时候,就悄悄躲起来不让老师发现。这是孩子下意识的反应,那么,作为老师的我是都时刻关注了孩子的需要,是否了解了孩子真是的想法呢,我真的对孩子宽容了吗?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对待,当我面对越来越多的小物件而烦躁,下命令——“不许把家里的东西带到幼儿园”的时候,我就扼断了孩子分享的一个途径。我想,以后我可以更多观察孩子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,捕捉孩子的需要,鼓励孩子将自己好玩的东西拿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,可以创设专门的时段或者专门的区域让孩子们交流和活动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tangs-design.com/37294.html

推荐内容